2008年3月28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三版:世相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竺大哥信箱”为中学生开启法律之窗
本报记者 陈锦 文/摄 通讯员 胡国华 王盛

  3月26日中午,奉化市尚田中学的一间教室内,李某等4名学生对着民警竺启浩热烈鼓掌,李某说:“竺大哥,听你这么一讲,我们心中的疑惑消解了,同时也知道以后怎么对爸妈说了。”
  原来,李某是初二的女生,喜欢写日记。前几天,她放学回家,发现母亲正在偷看她的日记,当时两人便发生了口角。第二天,李某便将心中的疑惑写成信,投进了学校法制辅导员、尚田派出所青年民警竺启浩在学校中设立的“竺大哥信箱”。
  3月26日,竺启浩打开信箱,看了一封封信后,发现还有3名学生提出了与李某同样的问题。于是,竺启浩将4名学生约到一起。
  “根据最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在未经未成年人同意的情况下,任何人不得查看他们的日记、信件、电子邮件等。这意味着,家长如果偷看子女的日记等,也会触犯法律。”就这样,竺启浩的解答赢来了学生们的掌声。
  这“竺大哥信箱”还真成了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可它是怎样产生的呢?原来,担任尚田中学法制辅导员的竺启浩发现中学生常会遇到一些法律与心理问题,但又不愿意与老师、家长直接交流。竺启浩想,能不能通过信箱来搭建一座与学生们沟通心灵的桥梁?没想到,这想法与学校一直在探索的学生法制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思路一拍即合。
  去年1月26日,该信箱正式挂到了教学楼的门口,且命名为“竺大哥信箱”。竺启浩每星期三前来开启信箱,逐一阅读信件。对于个别问题,他会写信答复,如果来信中涉及共性问题,就采用专题法制讲座的形式予以解答。
  “竺大哥信箱”运行一年多来,共收到一百余封信件,涉及的内容很广泛,但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或解决。通过“竺大哥信箱”,警方还摧毁了一个危害学生的涉恶团伙。去年4月,陆续有学生写信给“竺大哥”,称有社会闲散青年在尚田9路公交车站等地无故殴打学生。民警立即深入调查,很快摧毁了以宋某、杜某为首的涉恶团伙。
  奉化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杨建华对“竺大哥信箱”有着高度评价,认为它提供了一个警校联手创新法制教育的新平台,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而且还能有效地打击校园周边的不法分子,阻止不法行为的发生,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促进了法制校园、平安校园建设。